囊胚量、精子量、持续妊娠率竟都被体脂率左右!搞定它快速提升生育力

备孕 2025-05-17 09:28:03

囊胚量、精子量、持续妊娠率竟都被体脂率左右!搞定它快速提升生育力

 

关于肥胖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我们做了很多科普,就连国家队都在号召民众减肥,相信备孕的姐妹们对此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于体型标准、BMI正常,甚至还偏瘦的育龄男女来说,肥胖好像离自己很远,但是研究发现体脂率偏高却严重拉低生育力。

 


体脂率是一个什么指标?是怎么测量的?如何影响生育力?我们如何改善?今天跟着南方39生命一起来看看吧!

 

01什么是体脂率?

 

说起肥胖我们第一时间肯定能想到BMI,根据王津虹等研究,BMI指数不能精确反应人体的脂肪含量。

 

也就是说,BMI不能明确肌肉和脂肪组织含量的关系。

 

如果您觉得上面说法不够直观,我们把眼光放到以瘦为美的娱乐圈,我们很难看到哪个明星肥胖。

 

但是在一期《哎呀好身材》的节目中,身高更高体重更轻的程潇体脂率却高于看起来偏胖的王菊。

 


所以,体脂率不等于身材,也不等于是否看上去肥胖,所以到底什么是体脂率呢?

 

体脂就是体内的脂肪,既包含咱们的皮下脂肪,也包含内脏脂肪,体脂和肌肉、水、骨骼、器官中的非脂成分,加起来的重量就是体重。

 

而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就是体脂率,公式为:体脂率=脂肪÷体重。

 

这个计算方式看似很简单,但我们无法计算出体内脂肪的重量,下面南方39生命给一个更方便计算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女性的身体脂肪公式:参数a=腰围×0.74,参数b=体重×0.082+34.89,身体脂肪总重量=a-b,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男性的身体脂肪公式:参数a=腰围×0.74,参数b=体重×0.082+44.74,身体脂肪总重量=a-b,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

 

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当然上面的计算公式都是粗略计算,我们还可以使用仪器测量体脂率,常用的方法有:

 

双能X线吸收测定技术(DEXA)、计算机化断层显像(CT)、核磁共振(MRI)和生物电抗阻分析法(BIA)。

 

前三种方法测的体脂率都比较准确,其中DEXA 是金标准。

 

健身房用的体脂仪和家用的体脂秤,都是用BIA 的方法测体脂的。BIA 这种方法测量的体脂率不太准确。

 

为什么我们说体脂率关乎生育力,跟着南方39生命一起来看看最新的研究。

 

02来自4304名中国精子捐献者的研究

 

在我国精子捐献有非常严格的健康要求,体重指数(BMI)必须正常,且没有重大身体缺陷和慢性病,所以精子捐献者都不属于超重或肥胖人群,这是前提。

 

今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跃伟和广东省生殖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张欣宗合作研究发现,男性体脂率过高会严重影响精子质量。

 


2017-2021年期间,研究者对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中国广州)的4304名精子捐赠者进行了纵向研究。

 

身体成分分析仪用于测量每个参与者的总体脂和局部体脂百分比,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来评估体脂百分比与精子数量、运动性和形态之间的关联。

 

结果发现,体脂率每增加10%,精液量会减少0.18毫升,精子总数减少约1200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体重正常但体脂率偏高的男性,其精子质量也会明显下降。

 

另外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全身脂肪还是局部脂肪(如四肢、躯干),脂肪堆积越多,对精液量和精子数量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负面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只有当体脂率达到较高水平(约24%以上)时才会显现。

 

与常用BMI不同,体脂率能更准确反映真实肥胖状况。

 

研究显示,脂肪堆积可能通过三种途径损害生育力。

 


脂肪组织分泌异常激素(如雌激素升高、睾酮下降);

 

阴囊脂肪堆积导致局部温度升高;

 

氧化应激损伤精子DNA。

 

这些机制尤其会影响精液分泌功能和精子生成数量。

 

体脂率不仅影响男性生育力,对女性生育力也会产生持续的破坏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相关研究。

 

03体脂率与促排用药、囊胚量和持续妊娠率

 

我们来看发表在《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的一项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研究,根据体脂率对患者进行分层。

 

共纳入1542例患者,根据体脂率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肥胖组(体脂率<35%)800例和肥胖组(体脂率≥35%)742例。

 

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促排卵结局及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发现,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患者Gn起始剂量和Gn使用总量均显著增多,囊胚形成率显著下降。

 


针对新鲜周期移植的结局来看,肥胖组持续妊娠率低于非肥胖组,其他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体脂率不是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所以,对于准备进行试管的不孕姐妹来说,尽管体脂率并没有影响最终的妊娠结局,但考虑到体脂率增加会导致促排用药增加、囊胚减少和持续妊娠率下降,降低体脂率仍然是全面提升生育力的关键。

 

其实高体脂率不光影响备孕,在孕期高体脂率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尤其是对于高龄产妇影响更明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4孕早期体脂率与不良妊娠结局

 

我们来看一个回顾性研究,研究根据705名高龄产妇(35-45岁)的资料,根据体脂率分为四组。

 

体脂率<20%为纤瘦组47例,体脂率20-25%为普通组343例,体脂率25-30%为轻度肥胖组200例,体脂率≥30%为肥胖组115例。

 

按照这个标准,无论是程潇还是王菊都属于轻度肥胖了,但从肉眼来看她们的身材都非常标准,甚至偏瘦。

 


结果以正常组产妇为对照,回归分析发现,轻度肥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比值比(OR)=2.211]、妊娠期高血压(OR=2.946)、子痫前期(OR=4.533)、巨大儿(OR=2.599)、产后出血(OR=2.530)、早产(OR=1.295)增加(P均<0.05)。

 

肥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OR=4.113)、妊娠期高血压(OR=5.377)、子痫前期(OR=6.093)、巨大儿(OR=4.186)、产后出血(OR=4.373)、早产(OR=2.573)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P均<0.05)。

 

这个结果我用更直白的方式来说一下,那就是——

 

轻度肥胖组得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孕妇的2.2倍,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是3倍,子痫前期的风险约4.5倍,巨大儿的风险约2.6倍,产后出血的风险约2.5倍,早产风险约1.3倍。

 

肥胖组所有风险都更严重,比如妊娠糖尿病风险飙升到4.1倍,子痫前期风险高达6倍,早产的风险也增加到2.6倍。

 

我们还要注意到,所有数据之后的P<0.05,表示这些结果不是偶然出现的,统计学上超过95%代表结果非常可靠,差异显著。

 


所以,上述研究说明孕早期体脂率升高能显著增加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做试管婴儿可以选择性别吗

 

高龄产妇应高度重视自身体脂管理,从而减少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05如何有效降低体脂率

 

降低体脂率要尽可能保证肌肉量,减少肌肉流失,这样才能显著降低体脂率,所以在生活方式调整上,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饮食要注意控油脂

 

当我们吃越多碳水化合物,例如高糖、高淀粉的精致化糕饼、点心时,血糖就越高,胰岛素就越多,体内所储存脂肪量就会增加。

 

因此,要降低体脂率,首先要控制高糖高脂食物,饮食中油脂的摄入,烹调油要控制在25——30 克/天。

 

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比如炒菜用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凉拌用亚麻籽油、核桃油、芝麻油等。

 

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的方式,少油炸或煎炒。

 


其次,饮食上还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

 

肉蛋奶都是优质蛋白质较为丰富的食物,建议每天1 个鸡蛋(别丢蛋黄),1——2 包牛奶(全脂奶就可以),畜禽肉加起来最少吃40 克,多了可以吃到100 克,鱼虾肉最少吃40 克,多了可以吃100 克,豆制品每天吃50 克豆腐干或100 克北豆腐就好了。

 

再次,吃够碳水充分利用蛋白

 

为了让蛋白质优先用于修复肌肉组织,还得吃够碳水,只有碳水充足了才能节约蛋白质。

 

碳水建议选择粗细搭配的主食,比如燕麦饭、杂粮杂豆饭、荞麦饭、杂粮馒头、全麦面包等。

 

建议女性和男性每顿饭最少吃到50、75 克生米面对应的主食。

 

50克生米或面对应的主食大约是:2 片全麦面包或130 克米饭/面条(约1 拳头)。

 

至于蔬菜建议全天吃到300——500 克,大约做熟后5 个拳头。

 

最后,运动方式要合理

 

建议有氧燃脂和力量训练肌肉相结合。

 

有氧运动向来被人们是减肥的最有效的方法,有氧运动能够调动人全身的肌肉参与活动,并且氧化过程中消耗人体的大量脂肪。

 

例如一般人慢跑一分钟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如果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星期可减一公斤。

 

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油脂,都能减少身体脂肪,但是要降低体脂率,还要增加身体的肌肉量,这样一来,脂肪在体重中所占的比重就变小,体脂率自然下降。

 

另一方面,力量训练可以锻炼人的肌肉,提高人的基础代谢率,让人瘦得更快。

 


总之,体脂率不同于体重,不同于BMI,更不同于内脏脂肪,它是一个隐形的肥胖指标,很多身材苗条纤细的育龄人群都可能是体脂率超标人群。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姐妹看起来并不胖但生育力严重下降的原因,这个指标不但影响女性生育力,还影响男性生育力,即便怀孕后还会造成大量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

 

所以,这个指标关系每一个育龄家庭,请大家按照公式计算自己的体脂率,如果超标,请认真改善,也许这就是解决您报娃难的捷径,加油吧!

 


上一篇:未婚能不能去美国生孩子,此行为是否合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